紀念篇
建築界最清亮的哨兵——我的父親王鎮華
台大物理系畢業後
「爸,明天開始我想著去旁聽你在華梵的設計課」
「你…..你不是要當天文物理學家嗎?」
「欸…..我改變主意了,好不好嘛!」
「……好,你就來吧」
上完第一堂設計課
「爸,我想跟著做作業」
「喔,你就做啊,但事先說好,因為你不是修課同學,所以小組評圖你就是最後,剩多少時間講多久,知道嗎?」
「好」
第一次校外總評
還差一個上台的學生名額
「……爸我可以上嗎?」
「開玩笑!你當然不可以」
「王老師,我們實在也少一個上台的作品,小元又很認真,你就讓他上吧」
「這機會應該是修課同學的」
「對……但是就真的少一個,其他同學不是缺圖面就是模型沒準備好……」
瞄了抑制著強烈渴望上台的我一眼,看看幾位幫我求情的老師,爸爸才勉為其難地同意我替補上台
從小的熏習陶冶
可能與很多人的想像不同,爸爸從小對我的干預極少,但潛移默化的影響卻極大。
自我有記憶以來,就圍繞著建築。
小時候爸爸帶著我翻的「童書」是蘇州古典園林、王世襄的明式家具選;帶我逛的是五金行、材料行、美術用品店;帶我動手做的是家裡的書架;鼓勵我嘗試的事情是練習換家裡的水龍頭;我隨手把玩畫圖的工具是比例尺、洞洞板與製圖板;家裡經常來訪的是一批批建築系學生,不論是在學還是已開業,聊的話題總圍繞著建築、設計、古蹟保存、與經營事務所遇到的種種難題;家庭少有的出遊永遠是看建築,而且絕大部分是還未取得古蹟保存身份的破舊老房子;記憶中最鮮明的畫面,就是爸媽在餐桌上討論設計的身影以及尋訪老屋時眼中的光芒。
爸爸是隨處注意、隨處學習的人,陪他出門沒有一刻得閒,他總會在紅燈時指著路邊的鐵窗說:「以前的工匠管這叫鐵活,鐵窗不該變成監獄,把人關在家裡,而是鐵活,透過它,一切變鮮活起來」,或者走著走著突然拉我折返,指著一個老屋簷的滴水說:「現在一個天溝把雨水接掉,但老房子屋簷用滴水處理,讓雨水沿著滴水的造型自然落下,這是兩種不同的意象,想想各好在哪裡?」小時候的我不懂,但總覺得爸爸好有趣,什麼都能想!走路可以看到好多平常坐車不會注意到的細節,無形中也養成了我愛走路的習慣。大學畢業後跟著爸爸自學建築,他講得更多了,去各大建築系演講,總會抓著我討論「如果是你這個細部要怎麼收?」、「這棟建築跟周邊環境的關係太消極,可以怎麼樣調整?」、「這個開口部絕對只是為了造型!」、「這個地方的動線規劃為什麼混亂?」、「這個地方的設計沒有考慮到人的行為」、「批評很容易,怎麼調整才能出精神!」、「材料與氣候、使用位置的關係」,常常講到我忍不住拿筆記出來,才能應付他回家後突然的提問:「今天我在演講前跟你說了三點,第三點是什麼?」
主體性設計
面對建築與主體,他永遠精力充沛。對他來說,建築與主體始終是一體的,只是早期他的主體論述是隱身在建築之內,這從他非常重視「格局」、「空間精神」、「生活內涵」與「行為」可以見得。我非常喜愛爸爸〈合院的格局與彈性〉這篇論文,其中對「格局」的論述非常清楚:
「合院能稱格局而非式樣,即因它面對了生命的整體性,又禁得起長遠的時間考驗。 合院中自然與造形變化兩個無限,一個是內質,一個是外形。空間單元與組織上的彈性, 則針對人的行為。顯然中國文化對行為的看法,不採取分析性、固定解答(即剛性)的 看法,那是『一種機能一個房間』,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思維方式。由於行為的千變萬化,個人的差異、時間的變遷極大,合院的高度彈性似乎掌握了生命的特性 ── 生命的變化。自然生命的變化不同於人為的變化或器物的變化。自然的行為根於人性, 這與自然萬物的物性,都是空間設計必須面對掌握的內在本質;否則,造形再新、技術再高(智慧型大樓)、財力再龐大,都只是人類自己作為的成就(文明),對生命本身或自然本性而言,卻可能是『進步的假象』」。
德簡書院創辦後,發展出心台主體位架構,做設計益發靈活而更著重文化傳承的精神向度。我從小到大都覺得做爸爸的業主不容易,一個案子短則三年長則十年,「不能催」是爸爸接案子的大前提,因為他不是在做一個住宅設計,而是在做「文化的事」,因為是以生命為標準,所以不能降低標準,自然不能趕工。「好空間是會出精神的」、「一個空間六個面,應是因著行為長出來的」、「從20公分到80公分,我曾經帶著學生研究過,不同高度各有不同的坐法、適合坐的時間長度,沒有標準答案」、「一個空間能不能成立,就看行為有沒有發生,一個房間並不會因為掛上一塊『交誼室』的牌子就能交誼」,爸爸高度重視行為與建築空間的真實連結,所有華美炫技的空間到他眼中即刻現形,沒有任何合理化的解釋餘地,這是我最深刻而強烈的日常震撼教育。
除了對「人」的重視,爸爸也非常重視建築外部基地的物理環境、風土民情與當地原有建築語彙,「建築應是順著物理環境的脈絡下長出來的」、「在基地待越久越好,最好早中晚都待著,感受風、感受光、仔細觀察自然環境的『勢』,不要想作個很帥的造型,大筆ㄧ揮亂斜,建築師必須尊重環境」;「當地原有的建築語彙(像窗與窗簷的形式)都是順應著特有的氣候發展出來的常民經驗智慧,必須尊重,仔細去觀察、理解,再加以轉化」、「轉化要很小心,小心自己心的習氣,不能是簡化或異化,必須貼緊真實脈絡」。爸爸的這些堅持絕非嘴上說說,都是紮紮實實落在設計發展過程中,他參與的第ㄧ期第五號宜蘭厝,從大量基地與週邊老房子的勘察照片到宜蘭厝的細部設計圖面,就可以看到他發展的脈絡,下的功夫之深,非常動人。
爸爸從做人到建築這種整合性的架構,常讓許多建築專業者在聽課時感到困惑,「王老師是不是離題了?」,但在我來看,從人出發——「每個當下的起心動念」來談建築與設計才是切中要害,唯有設計者放下身段,誠實面對自身習氣與成見,才有機會看到活潑潑的存有狀態,裡面充滿了無盡的可能性。
以身作正
陪伴了我40年,特別是大學畢業後到生小艾前的這6-8年貼身學習,爸爸從生活到專業、從言教到身教是一以貫之的,他看問題是深謀而遠慮的,在我小學時,爸爸就對我說過:「爸爸的意見聽進去,自己檢查,有講到就改,沒講到就放著,以後不要犯就好了」,他知道我的個性不安於聽話,會想自己多嘗試,他便從不多講,就是穩穩地坐鎮在書院,等我卡住時再用最少的話拉我一把。「始終在這裡」是我出嫁時他對我的承諾,他做到了,爸爸始終在我心裡。
從做人處事原則到對建築空間ㄧ切的基礎,爸爸帶給我的部份絕非一兩篇文章能說完,可能窮盡我一生,這40年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會持續發酵著,願我能護持好內心的初衷,一步步穩穩地繼續實踐下去。
有位很棒的前者帶領自己往前邁進
就像文字裡說著
仔細觀察 理解 再加以轉化
生活亦是如此
居所就是生活方式/水平/文化/步調 等的綜合體 委託妳規劃的業主很幸運
謝謝你!一起加油☺️
謝謝采元的分享
讓我們又從另一個角度來向王老師學習
我記得我十二年前第一次接任系主任時
請教老師有什麼要注意的事
老師說
主持會議要營造一個讓老師願意說真話的空間
規劃環境要營造一個讓師生願意停留與對話的環境
看著采元的分享
老師的話語又活現在我心裏
他跟媽媽永遠都在我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