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尊重」——從口到心的距離
一月五日我們工作室全體南下,到台中拍攝團體與個人照。二十年來拍攝經驗不少,看我一襲素顏,大多數遇到的彩妝師總安撫我——「一定會尊重你原本的感覺」,但下手第一步就是強化我的眉毛:
「你眉毛太淡了,燈打下去就不見囉!」
「你眉毛沒有眉尾。」
「你眉毛眉型不清楚,這樣拍照不行。」
實際觀察他們的手法,我發現所謂的「處理」只是把當時流行的眉型放到我臉上。
「我覺得我原本的眉毛很搭我的氣質,可以保留原本的樣子做加強就好嗎?」
「我不適合細眉,你不要修我的眉毛喔!」
「這樣的濃眉真的完全不像我的感覺,可以不要嗎?」
從早期的委婉配合,在經歷過知名珠寶品牌彩妝師強勢主導下的可怕妝容後轉為強硬表態—-「不准動我的眉毛!!!!」因此這六年來的拍攝、節目錄影,彩妝師都幫我以接近裸妝方式處理妝容。
這次願意配合卉君推薦的彩妝師先先,主要是因為之前看到卉君的形象照,這位彩妝師貼緊卉君原本的特質,妝容自然又有重點。因此我特別提前半小時到彩妝工作室,跟先先做初步溝通。
「我一般都不准彩妝師動我的眉毛。」
「但原因是過去大多數彩妝師都只是想把流行的眉型放到我臉上,而非真正看見『我』,從我原本的特質出發去截長補短。」
「啊~我知道你的意思。」
「如果你能貼緊我的臉型、氣質、整個人的調性來思考眉毛的處理,我其實是高度尊重專業的人,可以完全讓你發揮。」
我始終認為一個真正的專業者,是可以放下自己的身段,不會一味用專業術語或名詞壓人,能傾聽並且真正尊重客戶的需要,活用自己所知的專業手法,在過程中保持與客戶的良性溝通、分階段確認,最終達成雙贏,彩妝師先先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不會因為我不懂化妝就倚仗專業欺我,細心觀察我的五官臉型,明快又大方地面對我提出的所有疑問與顧慮,耐心解說各種畫眉工具與表現法差異,並且分階段仔細確認我們對於目前眉毛的接受度、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是否意見一致,每一個步驟都踩在明確的共識基礎上,彩妝師不會白做工,我也很安心,整個過程非常愉快,記憶猶新。
「尊重」不是諂媚的甜言蜜語,更不是一天到晚掛在嘴巴上的兩個字,是從專業態度貫徹到執行細節的實踐力,我在彩妝師先先身上體驗到我們工作室二十一年來的堅持,特別彩妝師的畫布是每個人最熟悉的臉龐,從膚質條件、五官臉型到客戶本身的化妝習慣,主觀意見只會更多,溝通難度更高,還能有這樣的從容與專業,真的非常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