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變化

230

#采元跟你聊幾句

變化

2022年六月定案平面格局完成客變、預計2025年底完工交屋的案件,去年年底我請業主重新確認一下需求。由於客變時業主家中孩子們年紀還小,考量零到十二歲孩子成長變化的劇烈,我通常都會在正式進入立面設計前再確認一次家庭成員的需求、偏好有無變動。

變化

「孩子長大一點了,會說想要一個人一間房,偶而兩個可以一起睡,但需要時就能分開,所以原本的孩臥可以改放雙人床嗎?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房子不夠大,還是希望保留彈性做第二孩臥的臥鋪空間可以打開,讓客廳空間變大,但萬一真有一天小朋友想要自己的房間,我們再來重新處理這一間。」

住家裝修整理,面對關鍵問題最怕的想法就是「以後再說」,特別是有孩童的家庭與退休宅。我們工作室一直以來堅持做好信任、危機與流程三大控管以守護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空間、案場與環境、空間與時間的五層關係,其中「空間與時間的關係」就是指「成長性變化」,即便需求會議已經盡可能地挖掘業主家庭成員的個性、習慣、偏好與需要,但面對預售屋這種「時間」變因鮮明的案件,在進入立面設計前的階段性確認就變得非常重要。再一次對焦需求,在原本定案的設計平面格局基礎上,針對新的變化進行調整,擴展原設計平面的可能性,以因應孩子們日漸鮮明的「成長性需要」,在「變」與「常」之間保持動態平衡,這是業主需求挖掘中針對「關係的理解」,在坦誠與尊重之外,最重要的第三點——變化。關係的理解是動態的,人會因人生階段、際遇而改變,關係也會跟著改變,因此為未知留出空間很重要。

沉澱消化兩週後,我改出了解決方案,保有了彈性延伸客廳的空間感,但將臥鋪區結合收納衣櫃變成臥鋪小間,既尊重孩子們原本拒絕上下舖的堅持,卻又為日後彈性成為獨立臥室提出了輕鬆無負擔的解法!業主一家初步討論後覺得可行,期待正式會議確認平面細節。

變化

如何面對人生中的「變」與「常」,陪伴業主一家的生命歷程,是我執業以來持續思索堅持的課題,在雙方相互信任、尊重、坦誠的前提,「一輩子的陪伴」是我內心最深的期許。

#采元跟你聊幾句
王采元
王采元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