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負責
2014年完工的案件,因屋頂露台局部地面與水塔底座、水表區管線相連,當時的防水工班有提醒業主,若無法拆除水塔的砌磚底座、將水表區從地面移位至牆面,露台防水的完整性容易不足,時間久了還是可能產生些微滲漏的狀況。由於原屋況狀況實在惡劣,室內天花、邊間對外牆面全部壁癌發霉,全室磚牆與樑、天花接縫處皆為貫穿式的裂縫,已失去有效接著力。光是全室半磚牆拆除、全外牆防水處理、頂樓露台地面拆除、防水、泥作回填、室內水電管全面更新,業主預算就已經非常緊繃,無力額外負擔公共範圍移管與水塔區的費用,老公寓也沒有管委會的組織,鄰居間沒有日常溝通機制,只好作罷。十年過去,的確室內天花陸續出現幾處些微滲漏的狀況,終於在2024年暑假,經過一個月的評估討論後,業主決定進行屋頂露台的設備/管線/防水整合更新工程,我們工作室同樣擔任工程總控管,協調防水、水電、冷氣等工班相互配合,監督整個工程進行。受限天候不佳,工程延至2025年初才開始,由於都是配合十五年以上的工班,防水更是換成業界頂尖的優秀團隊,因此現場狀況雖然複雜,但整體進度還算順利。
施工第三天,防水進行打鑿作業時,我與現場防水師傅對於鄰戶舊管周邊的防水做法意見不同。防水師傅求好心切的做法,我跟水電老闆都擔心會有突發狀況,因此希望維持估價時與防水老闆確認好的處理方式:鄰戶舊水管周邊以塗抹防水層為主,再銜接岩面烤覆式防水氊。由於我與防水師傅也都是老夥伴了,大家都知道我對工程細節的要求,防水師傅處理這種老公寓頂樓露台的經驗多,他們真心覺得我與水電老闆的顧慮太多,不會出問題的,爭執到雙方激動處,師傅衝口喊出一句:真出事我負責!
負責——負什麼責?
對於這位認真的防水師傅而言,他指的負責是萬一他的做法真導致鄰戶舊進水管劣化滲水,他會負責把水管接好。
但對於一個工程總控管者而言,這只是其中工程部分必要的補救環節而已,面對已知可能有風險的做法,我所要擔負的責任有下列幾個面向:
鄰戶舊管劣化滲水時的災害區域控管
進水管是有壓力的管線,瞬間噴出的水量大,又是在我們露台已經剔除泥水保護層的地面區域,絕對會大量滲漏到業主家中。
實質影響鄰戶生活
萬一發生漏水狀況,勢必要緊急停水,實質影響鄰戶生活。
鄰居觀感
本來頂樓防水工程就會產生大量噪音與粉塵問題,打擾周邊鄰居原本的平靜,倘若冒著即便只有10%爆管風險的方式施工,萬一真的發生問題,實質影響到鄰居,都有可能衍生不必要的糾紛,形成負面觀感,對我們後續施工只會造成更多困難。
動搖經年累月與業主辛苦建立好的信任關係
我們工作室最重視的大前提就是信任控管,所以事前的溝通協調、周全準備,過程中的高度控管,事後的追蹤守護,都是我們一步一腳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二十一年的堅持。即便師傅求好心切的完美做法風險機率很低,但就是沒有任何人能保證不會出事,既然同樣有可以滿足防水完整性,估價時已討論出最安全穩當的施工方式,爲什麼要冒險呢?
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作為工程總控管,我絕不可能讓辛苦施作的師傅出來扛責。老公寓複雜的管路狀況、當年建商未知的材料品質與施工方式,我們也只能就可預期的部分與專業工班、廠商進行最大程度的沙盤推演、危機預防與工程管控,真的發生意外狀況,不管是鄰居或業主責難,也是必須由我們出面道歉、協商討論補救辦法,整合相關工班進行後續工作,這些都不是一個防水師傅可以擔負的責任。
負責二字講起來爽氣,但實質內涵天差地遠,我們工作室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嚴嚴實實地掌控,就是為了避免在意外狀況發生後聽到「不好意思,我以為應該不會這麼嚴重,沒想到……」雖然做足準備,遇到老屋況多少還是會有零星突發事件,但也是由於高度危機控管,突發事件多在業主可接受範圍內,我們也都會配合應變、快速整合工班、即時提出緊急處理方案並且密切追蹤,讓一切變化都能在動態管控之中,這才是我所謂的「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