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實踐的要義——做到才算數
一直非常重視「實踐」。不管是個人生活習慣、做人處事原則、公司文化、系統架構或專案執行的SOP,規章訂的再漂亮嚴謹、層層疊疊架構分明,倘若從老闆到高階主管習慣以心證人治凌駕於原則之上、公司瀰漫著「你知、我知,概不說破」的氛圍,遵守規則、認真做事的人因為「不知變通」反而容易被刁難、引來「人」的麻煩,不用太久,「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很容易成為專案管理者與基層人員的慣性,大家做做樣子敷衍了事,「規範」與「紀律」便都是空話,出了問題再說。
不分職級高低,逃避腳踏實地落實實踐的原因太多,本篇主要只想先談我個人最深惡痛絕的一個點——它既是迴避實踐所表現出來的結果,同時也是造成不實踐的原因,我稱之為「實踐的癌症」——馬後炮。
大家想必都不陌生,不管是求學階段或是公司團體,總會有這樣的角色:事前討論與整個執行過程默不作聲,一旦發生問題或遇到棘手狀況,當主管或老闆出面了解時便跳出來說:「我早就知道會發生這個問題了。」不管是為了自己爽、帶風向、迴避責任或意圖貶抑實際執行的同事以凸顯自己,馬後炮都是我帶人選才的大忌。
為什麼說馬後炮是「實踐的癌症」呢?
「實踐」的要義即做到才算數,但真正實踐過的人就知道,要要求自己時時刻刻都堅定落實,真的充滿考驗:心情鬱悶的時候、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工作壓力太大的時候、因照顧家人沒睡好的時候、人到中年被生活方方面面壓縮的時候、明明覺得自己用盡全力卻好像還是一直出問題的時候……「好煩!!!不想管那麼多了!」「沒這麼綏吧!」「運氣不會這麼糟吧!」「應該之前都處理好了吧?」「偶爾放鬆一下應該還好吧!」是要有多大的恆心與毅力,才能克服以上全部的糾結,奮力堅持原則,繼續努力實踐,真的是很不容易。而在這樣辛苦實踐的過程中,難免因為經驗不足、判斷不夠嫻熟、顧此失彼或有些次要細節的疏忽而導致錯誤發生,只要徹底檢討問題,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以及還未周全或確實的細節,釐清整理即可,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堅持實踐,在做的過程中不斷改進調整,就能明顯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然而,「馬後炮」的問題在於:
- 優越感——心態上的「高人一等」會自廢武功
馬後炮的人自己不動手,沒有實際投入執行,不知道所有執行面的細節與實際面的困難點,但卻給自己一個「旁觀者清」的至高位,倘若相關專業實力又不紮實,仗著小聰明捕風捉影,非常容易淪為「看『人』說話」「循『勢』說話」「聞風向說話」,而忘記自己的真實。當習慣「馬後炮」的生存方式後,往往更難拉下臉來自己動手做,內在越來越空虛,就更需要以「自大」「傲慢」妝點自己,便更難積累自己的實力。 - 說到取代做到——實踐力萎縮
習慣以馬後炮方式參與的人,會自己說服自己——我本來就做得到,只是不需要我做而已,永遠都是別人的錯,責任都在別人身上,久而久之實踐力萎縮,手上全無功夫,講話愈顯空泛,真的只剩一張嘴。 - 與真實生命體驗脫節——遇到考驗不堪一擊
因為缺乏在痛苦中堅持的實踐經驗,一口漂亮虛浮的經驗談禁不起真實考驗的檢視,一旦翻船後又因為實踐力萎縮、常年仰賴的優越感失去支點,很容易陷入自怨自艾的狀態,一蹶不振。
深植靈魂的自信是來自於長時間的累積與不屈不撓的實踐力,靠貶抑他人的「事後諸葛」不僅成不了大事,更有害身心健康,不以惡小而為之,我們一起練習在每個當下回到自己,努力實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