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傳統建築薰陶【傳統與創新】

在工地泡了十七年,傳統與創新是分分秒秒的實戰,本篇從兩個面向跟大家分享我在工地所體驗到的「傳統創新之戰」

66

#采元跟你聊幾句 

我的傳統建築薰陶【傳統與創新】

王鎮華老師中國建築專題第十四堂課【傳統與創新】是一門力挽狂瀾的大課,在主流價值觀一味批判「傳統」擁抱「創新」的風氣下,爸爸總是能直指核心、一語中旳。

傳統,要看傳承什麼?大家都不喜歡傳統的僵化、固著乏力的箝制,但傳統真只有那些陳腔濫調?創新,也要看革什麼新?一味追求刺激耳目的新奇感,而忽略欲解決問題的本質,這樣的「創新」只會製造出更多問題,以更快的速度成為「落伍的東西」

在工地泡了十七年,傳統與創新不是概念上的辯論,而是分分秒秒的實戰,以下從兩個面向跟大家分享我在工地所體驗到的「傳統創新之戰」

老師傅與新材料

科技日新月異,材料與五金推陳出新的速度快到驚人,但很多在實驗室的創新材料不敵環境複雜多變的氣候因素,作為產品的生命週期非常短暫,甚至還沒在市場上廣泛推出,就因實驗案例發生問題而提前宣告結束,我就實際經歷過一次。

2017年,好朋友的品牌研發出一種環保新型耐燃夾板,不像矽酸鈣板或水泥板易脆裂的缺點,這材料就跟一般夾板相同,但完全滿足防火時效要求,當時聽聞我一整個超興奮,立刻爭取在山之圓舞曲的工地進行使用。好朋友做事謹慎,這材料研發已久,他們也在工廠進行過很多測試,離正式推出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挨不住我的請求,於是答應私下提供我少量使用。

當時木工羅老闆一聽到我要在山上工地使用新板材,提出許多擔憂,畢竟是木頭夾板,木工最擔心的就是變形跟吸水的問題,但同樣拗不過我的堅持,於是他決定先使用在幾個面積較小的獨立位置。

印象中過了兩三個多禮拜,有天在工地羅老闆搖著頭對我說:「王小姐,我真的要被你搞死了」,當時我還搞不清楚狀況,跟著他去封板位置一看才發現大事不妙!新型的耐燃板居然大面積起泡,櫃子整面都是密密麻麻的「青春痘」,割開表面發現夾板內層出現許多黑色粉末,當下馬上反應給朋友,他們也非常震驚,因為在工廠甚至進行了泡水測試,全都沒有發生這樣的狀況,而我工地才送了十片板材,每片都發生問題。

面對羅先生巨大的怨念,我立刻道歉並且更換板材,拆下來有問題的板材則讓朋友帶回去調查,一個月後真相大白:原來研發機構的研究員在沒有跟朋友討論也沒有做板材歷史的研究下,居然在耐燃版中加了氧化鎂……氣急敗壞卻也沒有辦法,朋友耗費重金投注多時的新材料研發計畫只好緊急宣告中止,唯一慶幸的是在大規模曝光並配合知名建案施作前就發現問題,不然屆時後果難以想像。

同樣的人性與特殊的收納設計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會依照業主獨特的個性與習慣設計適合使用的收納木作,但其中到底是真的比較好用?還是為了「要強調特別」所以刻意不同?這十幾年來始終是最真實的諦問。這部分對我提出質疑最多的,不是業主,而是現場的木工師傅。

因為沒有包工程,加上長時間待在工地,這十八年來我配合過很多木工師傅,不管是合作16年的木工老闆羅燕軍先生、

監工

八十一木工場的陳騰義先生,

采元照片

或者是其他木工老師傅,

基金會監工

采元照片

他們都是泡在傳統木工師徒制中手把手磨出來的好師傅,對於尺度、木作結構、家具耐用度、實用性,都有第一線深厚累積出來的經驗智慧,特別在我做設計的前八年,他們每次看著這個年輕女生畫出來的圖,「啊你真的知道自己在畫什麼嗎?」「這樣開,會好用嗎?」「不會卡手嗎?」「我怎麼覺得角度怪怪的?」「業主真的會感覺出來有差嗎?」「不要花了一堆工卻做出來一個垃圾噢!」「你們設計師都喜歡想一些有的沒的,阿是真的有比較好嗎?」

一路走來,面對工地現場師傅一個個質問,我真的非常感謝這群可愛的夥伴,他們直接而誠實的反應讓我這十幾年能守住本質:「生活真實的需要」,不流於「為了創新而創新」的形式追求,我每一個只要是有「真實做出來」的收納設計,都是在工地經過師傅們詰問、修改後過關的。每件特殊收納設計,只要聽到師傅笑笑說:「其實這樣也不錯用耶!只是真的很難做啦!太花工……」我都特別開心!

爸爸常說,傳統即自然、即文化、即教育,它說明了一種文化的態度、歷史的態度。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才懂得尊重前人,也才會被後人尊重,這尊重就是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下凝聚出秩序,從內在秩序中自然展現自信。

當然,傳統也會僵化,也有不合時宜之處,那就傳承好的部分就好啦!

一味逃避、排拒傳統,只怕好的部分都丟光了,而傳統僵化的部分反而根深蒂固藏在內心深處,動彈不得。

純傳統形式模仿的路線是走不通的,但純西方形式模仿的路線也走不通。要「取精」才能「用宏」,最重要的還是體驗、體認,體驗則深入,能體察「適切性」而有所轉化,此即活用;能體察「統一性」就能重視融合。

而核心還是在自身,每個當下誠實面對自己,接受自己與眼前現實,面對傳統與創新的議題就不容易陷入表象膚淺的切割分化,穩穩地在傳統面前,撥開陳舊與瑣碎,珍惜自身文化最核心的美好,然後以此為基石,貼緊生命與新時代的發展與議題,看看能做出什麼切實的改變,對我而言,這才是真正傳統與創新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