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我的傳統建築薰陶【實地走訪的踏實】
王鎮華老師中國建築專題第十五堂課【田野調查傳習課】。
爸爸非常重視田野調查,不管是建築或室內設計、古蹟或歷史建築,他必定會多次走訪當地,除了基本如地形、日照、風向、微氣候、環境噪音、植被、周遭建築高度與密度、建築形式等觀察紀錄外,他也會跟附近居民們閒聊以獲取一些長期居住的經驗。
爸爸的田調時間長、次數多,最好平日、週末都能待上整天,細細感受自然氣候與人為環境各種變化。
他也特別喜歡觀察當地老屋大門、窗戶等開口部與屋簷的作法,很多地區都有特殊的氣候/微氣候特性,若當地老屋開口部多有類似特殊的建築語彙,即可能是應對該特殊氣候長年積累出的經驗解法,多值得參考借鏡。
受爸爸影響,雖然我沒有機會做建築案,但從業以來每個室內案,我依舊保有田野調查的習慣。
步行速度可以看到更多細節
第一次看現場,一定會空出半天以上的時間,在案場周圈500公尺到一公里的範圍散步。
我特別偏好早晨、下午1-2點跟下班三個時段,因為想感受業主在此生活後每天出門上班跟回家時的環境氛圍;有沒有特殊的微氣候、高樓風;該區域日照質感、遮擋的程度;周邊建築類型、外觀氣質、公園、車站站牌以及大型公共人流聚集處的分布關係;環境吵雜與清潔的程度。
好的管理中心讓我們事半功倍
如果案場在社區中,管理員與警衛反應的即時性、積極度、佈告欄的更新維護狀態、公共區域(大廳、電梯、水池、花園、或茶水間)平日的狀態、到案場樓層梯廳的維護,都會透露很多訊息。
我遇過很優質的管理中心,管理員服務二十幾年,對住戶組成與個性非常熟悉,能提醒裝修戶關鍵而重要的注意事項;住戶們相信也支持他,所以即便受裝修戶噪音困擾,但只要管理大哥一句話,不論長輩或較敏感的鄰居,都能接受並繼續包容忍受,這樣的管理員真的服務界的菁英。
針對案場原屋況的抽絲剝繭
進入案場後,我習慣第一件事就是開窗戶,將全室窗戶打開,了解自然通風的程度。雖然現代人高度依賴冷氣,但我個人還是非常在意空間的自然通風,在原建物的限制下,盡可能爭取最好的通風採光,是我對每一個案件的堅持。
有開口部就有視野,「往哪裡看?」即便室內再狹小,能遠眺就有轉機,利用整合機能與設計後的水平向視覺引導,將視線往窗外送,就可以避開室內深度不足的問題,所以善用室內每一扇窗真的必須在勘場階段下好工夫。
其次是觀察直接受雨面,有沒有物理性的防護?與鄰房的關係,周圍有沒有幫忙遮擋的建物?鄰房有沒有過多的外推導致斷水介面複雜?外牆內側或天花板有無壁癌?開口部有無剪力裂?這可以協助業主評估鋁窗與防水的施作範圍。
隔間牆與樑的銜接處有無穿透裂、或大面積牆面出現左右或前後方大小不一的裂縫?這可能因為基地不均勻沉陷所造成;主要結構(比如柱、樑、擋土牆)若在特定位置(比如地面上起算1/3高的位置)出現裂縫,可能有結構受損的疑慮。
案場各種細微、不同的「現況」能提供設計或工程上非常多的線索,田野調查與需求會議絕對是設計案前期最關鍵的兩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