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視覺與觸覺的取捨
NO.76 跟大家分享過我的磁磚計畫,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新案工地最近圓滿解決的一個狀況。
在磁磚計畫這篇有提到,「如何接住使用者的腳?」是我進行地磚設計時的一大重點,為顧及進門第一塊磚、坐馬桶時腳下的位置、洗臉台使用位置與進出淋浴間的第一塊磚,「1/2交丁」經常是我喜愛的磁磚貼法,視覺上也比上下左右對齊的平貼法來的「活」,較不呆板。但每個泥作師傅聽到浴室地磚要硬底交丁貼都會非常擔心「交不過」的問題,主要原因有兩個:
磁磚本身燒製過程產生的翹曲
磁磚在燒製過程中會產生或大或小的變形,大小塊、四角翹起或中段微鼓(俗稱胖肚子)等翹曲以及扭曲,不用很大片,30*60的進口長方形地磚有些磁磚中心到四個角的翹曲就會超過±1mm。1/2交丁的貼法因為是以磁磚邊角對齊鄰行磁磚的中心,非常容易凸顯磁磚翹曲的問題。
硬底工法地坪施作的調整空間很小
考量浴室防水需要,為了降低水從地磚下方滲漏的機會,因此在完成廁所大底防水與內防水後,我們一律要求師傅以益膠泥雙面佈膠的硬底工法施作地坪。益膠泥務必雙面佈膠,但又不能太厚超過暗門檻的高度,也不能太過依賴整平器,一味拉拔追求表面平整,但造成磁磚下方的益膠泥產生隙縫,水也很容易產生毛細現象環繞,經年累月從銜接弱點突破而出。因此配合不鏽鋼暗門檻的高度,我們通常要求師傅的硬底控制在5-6mm左右。在這樣的厚度要求下,加上磁磚本身的翹曲,1/2交丁貼法師傅調整順平的空間真的很小。
新案業主在需求會議時就有提出自己對於「對齊」的要求很高,也因為處理過兩三個住家改造,所以不管是尺度感或眼力的敏銳度,真的不輸一般設計師。他也提到如果是受限材料或施工現場的狀況,只要溝通清楚,他是可以因為理解而自我化解敏感點。因此在磁磚計畫階段,我可說是卯足全力在斟酌每一道牆的鋪貼細節。也因為如此,地磚設計時我更在意「使用廁所每個佇足處接腳都是整磚」這件事。圖面很順利地取得業主同意,進入到施工階段,問題就出現了……
鋪貼完成的1/2交丁客廁地磚,業主敏銳的觸覺完全無法接受磁磚中段與邊角銜接處產生的落差,
我也因為確診隔離在家無法到現場釐清與說明而焦慮不已。感謝業主第一時間理性與信任、尊重專業的明朗態度,單憑電話溝通、理解磁磚翹曲與硬底工法的限制真的不容易,業主不僅願意等我出關後在現場做進一步的說明,還好言安慰,讓我安心養病。
出關親自確認施作品質後,我約業主現場溝通,以工具輔助讓業主看到磁磚翹曲與交丁貼之間的關係,也看得到磁磚下方硬底的厚度,業主在理解「原來真的不是師傅沒貼好,而是材料與貼法選擇下的結果」後,大嘆一句「所以其實是看我在視覺與觸覺之間要怎麼選吧!」
「交丁貼真的很好看,每個停頓的位置都是整磚……」
「但是磁磚之間踩踏就是會感覺到那個細微的落差,我之前的業主是都可以接受,但的確您的觸覺特別敏銳,所以真的要斟酌看看。」
「如果要避免這個問題,我們就改成平貼,選胖肚子幅度一樣的磁磚,局部拆除後重新修補防水,重貼客廁乾區主要踩踏部分,這樣泥作師傅也比較敢施工……」
「我知道了!對我來說每天踩踏的觸覺勝過視覺,即便改平鋪無法照顧到停頓點都是整磚,但那就沒關係了!就改成對齊的平鋪吧!」
「好的!那也幫師傅問一下,因為畢竟他們是照我的圖進行施工,所以改平鋪的部分可以酌收費用嗎?我可以一起分攤。」
「沒問題!我了解這不是師傅施作的問題,受限材料與工法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以後我就知道了,廁所地磚我只能選平鋪,而且最好選小塊一點的地磚……」
「真的……如果以後還有機會承接您的案件,我一定都乖乖平鋪,不挑戰交丁了……」
確認改法,感謝防水工班大力支援,
更要特別感謝常配合的一位老師傅願意重出「貼磁磚」江湖,在克服磁磚大小塊、翹曲以及如何與靠近立體牆磚邊緣的原地磚接順等種種困難下,協助我們完成超高難度的地磚局部重貼工程。
「所以其實是看我在視覺與觸覺之間要怎麼選吧!」業主的這句感嘆真是一語中第,設計案難免出現類似這樣因「認知落差」而產生的問題,但若能在「信任」、「尊重專業」兩大前提與共同目標「互相合作以完成一個美好的住家空間」下,業主、設計師、工班進行理性優質的溝通,就能好好化解各種難題,一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