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 Media
媒體報導

收納設計怎麼做?讓我們看看全能手作宅吧!
2006年以樣品屋購入,雖然很受不了當時的紫金夜店風,但礙於預算便先將就入住,沒想到一住就是13年……男主人熱愛烹飪,從中餐到西餐、從正餐到點心,樣樣難不倒他,無奈原屋的廚房空間太小,收納也嚴重不足,讓男主人精湛的廚藝始終施展不開;女主人興趣極廣,縫紉、皮件、金工、珐瑯等各式手工藝幾乎都有深入,但龐大的材料量與各種工具收納整理一直困擾著她,狹長的房型被房間與走道切成一間一間,陰暗又不通風。隨著時間過去,從兩人世界變成三人天地,在孩子進入小學生活前,他們決定要重新整理這個原本就不適用的空間……完全依照他們需求所做的收納設計,以及各種針對需求而生的彈性式變形設計,絕對是這個案件的設計重點喔!

收納設計怎麼做?相信我,儲藏室絕對不是最好的收納方式!
儲藏室其實是一個人收納習慣與個性的總體大考驗。很難斷捨離、因惜物而習慣拿二手物回家、會因爲臨時事情ㄧ打斷就把手邊東西擱著(然後就忘了歸位)、或每次都忘記自己的分類⋯這類型的使用者,儲藏室很容易成為家中的黑洞!要用的時候永遠找不到東西,就算知道收在哪,卻因爲堆放物件太多或堆放方式不良,導致無法即時取出,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想到儲藏室就覺得很困難,失去使用的動力。最終便成為一年整理ㄧ次的驚喜房。而通常能善用儲藏室的業主,個性較明快有條理、對每ㄧ件要進入家中的物品都很謹慎、每個生活物件都有自己習慣的分類方式、喜歡按自己的想法找尋適合的工具安排收納分類、愛用標籤輔助整理、會隨手物歸原位。這類型的使用者能充分發揮儲藏室自由的特性,定期斷捨離,整然好取用。以我過去的經驗,分區收納對很多人來說是較實際有效的方式,依各空間常用的物件大小、重量與使用特性,搭配各種不同高度、寬度、深度的開架或門櫃、活用耐久方便取得的五金、考量容易拿取的方式,盡量做到ㄧ目了然,來安排適合順手的位置作收納設計,這是我對收納設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