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的「回憶」

面對無法割捨的回憶類物件,我們想辦法收!

146

#采元跟你聊幾句

放不下的「回憶」

6/27在信義學堂的演講獲得許多迴響,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Q&A時一位聽眾的提問:

家裡計畫重新裝修,正在進行整理,說了好多次,但媽媽就是不願意丟掉我小時候的東西,請問設計師面對這種問題通常怎麼處理?該如何說服他丟掉呢?

在我的經驗中,對大多數人而言,真的空間不夠了,CD可篩選局部改用串流、實體書可篩選局部更換為電子書、衣服鞋子可以忍住少買或是增加新舊流通率、杯盤等生活器具可以淘汰掉贈品或使用率低的品項、看到大特價時的衝動性消費可調整為計畫性消費等等(囤積症不在此討論),但「回憶」不同,特別是與孩子成長相關的回憶紀錄,這部分最難經由理性討論完成斷捨離。

孕期的超音波照片、寶寶出生剪下的第一撮頭髮、嬰兒時期的小手腳印、不同成長階段的塗鴉與手作作品、第一個寫下的字、一顆一顆可愛的小乳牙,求學階段的筆記、成績單/獎狀、美術作品,孩子從小到大寫的卡片…..不管小孩成年後與原生家庭的關係親近或疏遠,那些充滿歲月痕跡的物品見證了一個女人,從自由自在的「小姐」轉變為內在充滿拉扯牽絆的「母親」。由己身而出的嬰孩,從生理到心理徹底改變了一個人。沒有人生來就是嘮叨強勢、或憂慮不安的「媽媽」,我們是否好奇過自己母親在生養孩子之前,是什麼樣的人呢?

我爸媽的大學時期
我兩歲的掃墓回憶
德簡書院三十週年紀念會

不管是上一輩20-30歲成為媽媽、或是我們這一輩30-40歲成為媽媽的女人,都是在人生最青春、有活力的重要階段成為「母親」,耗費大把青春,將一個50公分大小的嬰兒養成可能身高高過自身的成年男女。當幼鳥茁壯準備離巢之際,那些充滿回憶的物品,絕非簡單「斷捨離」三個字就能放下。

因此,面對退休宅業主的回憶類物件,倘若長輩還需要時間消化,通常我不忍心勸他們丟,就是努力想辦法幫忙收。

在空間坪數的物理限制下,方便好用的位置要留給生活必需的物品收納。因此針對所有回憶類物件,確認使用頻率極低的前提下,我通常會利用大門或房間入口處,結合衣櫃或書櫃上方,設計大量的「收納天花」。

無敵景觀退休宅,主臥,收納
[無敵景觀退休宅]主臥衣櫃上方深約110公分的收納天花
[宿天倪]玄關天花上方深約120公分的收納天花
[宿天倪]主臥衣櫃延伸到客廳電視牆上方的收納天花

同樣堅守「選擇」與「承擔」的大原則,無法割捨的回憶物件加上有限的空間坪數,業主如果希望改善家中擁擠堆放的現況,也能接受「收納天花」的費用以及「要搬梯子才能取用」的實際限制,那我們就可以想方設法盡力收納。

「好了好了,沒關係,別給伯母壓力,伯母不要太焦慮,這些東西我想辦法收!」

這是我經常在成年子女與父母一同進行需求會議時說的話,從那深鎖的眉頭中,我看見的不是一箱箱的陳年雜物,而是親子生命一起劇烈蛻變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