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小艾工作的這些年

藉兩位業主的話當年,跟大家分享我與小艾一路走來的生活。

150

#采元跟你聊幾句

帶著小艾工作的這些年

最近正逢暑假,每週大約3-4天,小艾會跟著我一起工作。

扣掉嬰兒時期都在我揹巾裡,無法自行活動的第一年,九歲的她,已經有快八年的監工經驗,很熟練地準備上工包包,陪伴她九年工地生活的野餐墊、加上各時期心愛的玩具。現在小艾還會自備墨鏡與雨傘用來防工地木屑,在工地一角安頓好自己,並且不時出動打掃工地。已經讀得懂平面圖與立面圖的小艾,偶爾也會看看師傅的工作,有時跟我跑去別人的工地討論事情,離開後也跟我分享她的觀察與比較:「媽媽的工地一次都只會有一種工班在裡面工作,工地很乾淨很舒服,我想到要去媽媽的工地就很開心。」

身為孩子,工地太熱,小艾偶爾難免有情緒,我抱抱安慰後總會問他:「小艾可以選擇在工地是要當女兒還是夥伴?選擇做小監工跟我跑工地,你就是媽媽的夥伴,媽媽會需要你做好份內的事,也會給你相應的打工費用;如果選擇回到女兒,媽媽可以安慰,但還是需要等媽媽工作到一段落。」小艾總會安靜幾分鐘後,起身掃地,用行動展現他的選擇。

從嬰兒時期揹著小艾跑工地,到現在母女搭檔的陪伴,中午提前半小時休息,一起歡樂地去吃舒服的午餐;下工後如果工地附近有公園,就陪她盪盪最愛的鞦韆;公車上我們常會四目相對,看著小艾滿頭汗卻漾著笑意的大眼睛,這樣的生活,我們兩個雖然都很累,但其中的甜蜜與滿足也只有我們彼此知道。

[采元跟你聊幾句]從2020年六月網站上線到現在三年多,本週是第150篇,想藉兩位業主的話當年,跟大家分享我與小艾一路走來的生活。

如歌的行板

業主Sharon話當年

2012年夏末,我們第一次買了自己的房子。原屋主的裝潢雖然不是我們喜歡的風格,但也不致於不能接受,想想大概換個冷氣,加兩片拉門,應該也就可以了吧。

原屋況
原廚房、孩臥與餐廳的關係

儘管聽起來不是大工程,但先生的學長建議:「你們第一次裝修房子,還是請教專業人士比較好,我推薦采元跟你們聊聊再決定吧。」

采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個好帥氣的高個子女生;雖然盤著婉約的低髻,但語氣堅定俐落,我很快就覺得可以相信她。

暮鼓晨鐘第一響:「換冷氣品牌要拆天花板喔,因為新舊冷媒管無法共用。」我們兩個心想,既然都要拆天花板了,一不做二不休,就多調整幾個地方吧。

那個時候,采元有個助手Albert,和我們一起到新家去看現場,一起討論各種想法與可行性。在畫設計圖的階段,我們開過好多次馬拉松會議,討論了數不清的細節。於是從「變更幾個小地方」,到最後我們拆掉原有的裝潢,把房子整個改成我們喜歡的樣子。我是個幻想小劇場很多的人,但采元總是能站在理智的那一邊「調整」我不切實際的願望,給我更大的驚喜。我先生對電線與插座懷著工程師特有執念,各種規格的快接頭,當時一定讓采元花了很多力氣跟工班商量吧。

和室格柵門打開時,感覺空間更為通透
將緊臨廚房的臥室改為和室,格柵門打開時,感覺空間更為通透(李健源攝)
電視牆配合業主的音響需求,保持簡單(李健源攝)
餐廳與客廳相連,成為一個方便與舒適的開放空間,格柵門的背後則是相鄰的廚房與和室
餐廳與客廳相連,成為一個方便與舒適的開放空間,格柵門的背後則是相鄰的廚房與和室(李健源攝)

我們跟采元之間的情誼,在房子裝潢好之後,從設計師與業主,變成人生的朋友。

搬進新家沒幾個月,采元有天在FB上貼了一張戴口罩的照片(那是沒有疫情的2013年喲),我忘記采元寫了什麼文字,但我立刻跟先生說:「采元一定懷孕了。」向來勇往直前的奇女子,只有為了孩子,才會多了小心翼翼。這並不是我們之間心有靈犀,而是當時我也懷孕了,才有了媽媽的直覺。

乖寶與福丸生日只差了九天。福丸六個月大之前的挑戰比較多,我們幾乎沒有出門。我在往返白色巨塔之際眺望著采元度過自己做月子、每個夜晚零散的睡眠、白天背著乖寶在各個工地穿梭揮汗的日子。現在以一句話總結的那些時光,當初流了多少看不見的血淚加上無以衡量的韌性才堅持了下來呢?采元努力不懈的身影在當時深深地鼓勵了軟弱的我;我能走過那段時光,確實仰仗了采元在精神上給我的鼓勵。

後來十個月大的乖寶與福丸每週一起到親子空間上課,我才有了從采元身上學習蒙式教育精神的機會。如果福丸覺得我是個好媽媽,那絕對都是采元灌溉給我的光。乖寶與福丸也成為難得的嬰兒朋友,希望她們也能在人生路上互相鼓勵互相扶持。

采元在這八九年挺過了她無法掌握的跌宕波瀾,但她的設計在這幾年越見精彩,那些冰與火的日子淬煉了她的精神,但不改她的初衷,所以能遇見她的業主都是幸運之人啊。

祝福妳下一個二十年平安穩健,精進成就。

理想的午後業主話當年

采元是我跟先生人生中第一棟房子的室內設計師,為了要在有限空間中放下一家人生活空間,從一開始我們就決定要找室內設計師,而因緣際會下透過朋友認識了采元。

與采元第一次在她自宅中會談時,她很仔細地問了我們一家人的生活習慣,小至髒衣服洗滌頻率、大至未來有無二寶規劃等,都是采元設計參考元素之一,雖然對於室內設計這一塊我其實一竅不通,面對尺寸、工法、風格、材質等等議題都沒有想法,每次與采元見面討論,大部分時候也都是由先生發言,過程中究竟討論了甚麼內容現在想起來幾乎都已沒了印象,然而看著我們家藍圖在采元一次次親手塗塗改改中慢慢成形,第一次見面時所記錄的生活細節,也一項一項布置在整體設計中,在尚未住進去之前就可以想見目前的生活習慣是可以複製貼上到新家內,每次討論結束心理都很期待日後作品會如何呈現。

但因為房子是預售屋緣故,從與采元第一次見面確認雙方合作意願到真正開工,已經距離3年之久,終於在2022年4月間正式將紙上圖面落實於現實場域。

餐廚空間(林以強攝)
餐廳(林以強攝)
客廁(林以強攝)

開始施工後我其實很少到工地現場,幾乎都是透過采元每天整理工地現場照片後上傳到群組,從中了解每一天施作進度。直到施工中後期的某天,應先生要求到工地看看,很巧地遇見了采元的女兒——小艾。

第一次遇見小艾,她看起來對工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好奇心,也會主動與現場師傅攀談,當時采元說小艾已經在工地待了一整天,但我眼前的小艾並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情緒,當下我其實對於小艾是很佩服的,一個沒有床、沒有電視,連洗手間都不完善的工地,尚處於國小年紀的孩子要如何同意並接受在這樣的環境待上一整日。而因為施工期間正好遇到學校停停上上的混亂時期,加上施工橫跨暑假期間,所以施工後期三不五時會在工地遇到小艾,每次看見她滿頭大汗但總是笑嘻嘻,采元則在一旁與師傅溝通或埋首於工作,這時我發現設計師這個領域對女性是辛苦的,經常性地因施作進度而延後下班時間是常態,為了維持施工進度只能折衷看顧孩子的方式,幾次我們一起離開工地都已經是晚上七點過後,而當時小艾跟采元還要花約莫一小時的時間才能到家。

小艾有時候會跟我分享她包包裡面的零食或飲料,告訴我這是媽媽買給她,我看著她心想這段日子會怎樣存放於她的記憶中呢,采元曾經說因為小艾在工地的緣故,緩和了現場師傅因為施工不順利的焦躁,可以想像小艾就蹦蹦跳跳地穿梭在工地,看著師傅們的作工,用自己的視角表達,讓我想到保母包萍書中所講的,孩子的存在就是要提醒大人甚麼是最純粹的快樂。

曾經我問過采元,小艾怎麼可以長時間待在工地而不發脾氣或不耐煩,采元說因為工作性質緣故,小艾只能適應,又一次我感受到采元在設計師與母親二個角色之間的權衡取捨,這是多麼不容易。而小艾,不知道她在媽媽的耳濡目染下日後是否會同樣走入室內設計業,但可以想見這段與媽媽共同上班的日子,應該會是一段美好的童年回憶吧。

人生充滿各種變化與選擇,之前曾聽采元說替自己的人生轉彎後選擇進入設計業,很佩服采元可以毅然決定離開本行並堅持20年,更佩服她可以在母親與執業間取得平衡,也祝福她邁向下一個20年。

林以強攝

#采元跟你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