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采元跟你聊幾句 繼續聊
大多數的判斷其實都不是是非題【五】
09 舉了十五個「應該」的例子
裝潢就是該/不該找設計師(這基本上就有兩大堅定派別)
報價就是應該要貨比三家、砍個幾成才對
鞋櫃要透氣才對
客廳要電視才對
客廳要沙發才對
沙發就是要配茶几才對
廚房要開放式/關起來才好
餐廳就是要有餐桌才對
書櫃要有門才好
小孩(不管幾歲)要有自己的房間才好
收納就是應該有儲藏室才對
主臥就該有更衣間才好
臥室就是要有化妝桌
廁所就是要有五合一
主浴就該有浴缸
今天我們來看
收納就是應該有儲藏室才對
其實我覺得這系列的關鍵最後都回到ㄧ個問題:
「居住者了解自己嗎?」
.會物歸原位嗎?
.會分類整理嗎?
.承接上題,會忘記自己的分類嗎?
.承接上題,就算會忘有習慣用標籤輔助嗎?
.喜歡找尋自己喜歡的收納形式,還是比較喜歡用別人設計好的方式,ㄧ個蘿蔔一個坑收好?
.喜歡定期大整理,根據不同階段、心情換位置?還是習慣固定的位置,不隨便更動?
.會因爲「以後也許會用到」的心態,習慣收特價品或別人出清的物件嗎?還是習慣等需要時再選自己真的喜歡的?
.斷捨離對你來說很困難嗎?
.很容易猶豫不決嗎?
.從工作到生活,習慣分出輕重緩急嗎?
儲藏室其實是一個人收納習慣與個性的總體大考驗
很難斷捨離、因惜物而習慣拿二手物回家、會因爲臨時事情ㄧ打斷就把手邊東西擱著(然後就忘了歸位)、或每次都忘記自己的分類⋯
這類型的使用者
儲藏室很容易成為家中的黑洞
要用的時候永遠找不到東西
就算知道收在哪
卻因爲堆放物件太多或堆放方式不良
導致無法即時取出
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
想到儲藏室就覺得很困難
失去使用的動力
最終便成為一年整理ㄧ次的驚喜房
而通常能善用儲藏室的業主,個性較明快有條理、對每ㄧ件要進入家中的物品都很謹慎、每個生活物件都有自己習慣的分類方式、喜歡按自己的想法找尋適合的工具安排收納分類、愛用標籤輔助整理、會隨手物歸原位。
這類型的使用者能充分發揮儲藏室自由的特性
定期斷捨離
整然好取用
—
以我過去的經驗
分區收納對很多人來說是較實際有效的方式
依各空間常用的物件大小、重量與使用特性
來安排適合順手的位置作收納設計
因爲順手
所以較容易物歸原區
因爲分散收納
所以不用太深太大的櫃子
東西隨便放也能ㄧ目了然
比較不會層層疊疊找不到東西
依據業主的身高體態、慣用手
不同重量、大小、使用頻率的物件
搭配各種不同高度、寬度、深度的開架或門櫃
活用耐久方便取得的五金
考量容易拿取的方式
盡量做到ㄧ目了然
是我對收納設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