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線

搭配過去曾接寫過的文章,本週的[采元跟你聊幾句]跟大家聊聊釐清「界線」這件事。

186

#采元跟你聊幾句

界線

感謝大家支持,這幾個月預約2027-28年新案詢問量暴增,從二月下旬到三月下旬持續新增新案接觸會議、外縣市案件告知會議與需求會議。其中,為陌生業主準備的「新案接觸會議」與「外縣市案件告知會議」,目的是希望戳破不切實際的想像與美化,讓業主「真實完整」地了解我的堅持、原則與直接了當的溝通方式,如果都能接受,才會進入極為耗時費力的需求會議。一直以來,「新案接觸會議」與「外縣市案件告知會議」總是能順利「降溫」,減少後續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成功勸退10-15%的陌生業主。但今年初的這批陌生業主可能因為網站文章與TT TalkShow看多了,居然都在很短的時間內確認繼續合作的意願,靜靜等候我安排需求會議的時間,實在令我驚喜又傷透腦筋*。

*因為一個三人居所的需求會議平均需要問四個半小時,四人居所需要的時間就是五小時起跳,在原本就排滿工地監工、趕圖與其他會議的行程下,要短時間安插多場需求會議真的很困難,但又因為要預留足夠客變準備需要的設計與討論、業主思考等時間,無法延後太久才開需求會議,所以很傷腦筋。

執業至今,我始終非常重視「界線」,我與業主、工班是平等的三方合作關係,各自負擔起自己的責任:
業主釐清自身家人習慣與需求,分清輕重緩急的取捨層級,在充分瞭解屋況與實際建築與空間限制、尊重專業、合理工期與費用的前提下,認真參與空間設計討論、願意花時間了解施工中發現的屋況問題、協助與鄰居與管委會協調以及按時完成匯款工作。
設計師充分瞭解業主習慣需求,貫徹落實在住家設計中,確保格局、動線、空間感與各設計的實用度與美感,協助確認工班施作細節、報價內容符合設計要求,工程期間落實監工,充分掌握各工項施作細節執行確實度、工班之間的銜接問題、圖面與現場的即時微調與誤差管理等,並且嚴格落實約束工班遵守大樓裝修管理辦法,在可能的糾紛衝突發生「前」及時出面,主動與管委會、鄰居溝通、化解誤會、釐清責任,保護師傅的人格與工作權益。
工班須確實閱讀施工圖面、事先現場會勘並提出施作問題與建議,在時間內完成條列清楚不含糊其詞的工程報價,在合理的費用與相對應的工期要求下,工程務必按圖施工,落實符合專業要求的工序、「眉角」以及報價中各項施作細節。發現異常處主動告知監工設計師,不輕舉妄動,待設計師與業主確認緊急處理辦法後再依照辦理。在責任施工的大原則下,有為有守,做好專業本分事。

但近幾週一連好幾場需求會議下來,我注意到有些共同的狀態皆與「界線不明」相關,藉由本週的[采元跟你聊幾句],搭配過去曾接寫過的文章,跟大家聊聊釐清「界線」這件事。

室內坪數是鐵的事實

室內設計師跟魔術師的差異
https://yuan-gallery.com/室內設計師跟魔術師的差異/

四口之家的甜蜜掙扎
https://yuan-gallery.com/article90/

買房子是人生大事,與十幾年前相比,現在房價之高,已經回不去了,也因為如此,大多數屋主看屋選屋都萬般謹慎,比建商、比房型、比公設、比學區、比交通、比環境、比醫療、比生活機能,在這樣千挑萬選下入手的房屋,「實際室內坪數」絕對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基礎事實。有趣的是,許多人在知道實際房屋坪數有限的前提下,卻不假思索地開出爆量的物件需求,而且不接受任何「輕重緩急」取捨排序的可能。

20年來,我從不勉強自己做無法認同的設計,未來也不會改變。我無法接受在過小的坪數沒有取捨地塞入過多設定,整個空間完全沒有鬆綁呼吸的調整,只是遷就卡死的房間做軟裝處理。對我而言,能一起合作的業主必須負起責任,誠實面對坪數不足的事實,與同住家人一起積極討論需求與習慣可能取捨的分類層級,讓我有彈性調整、整合機能的空間。

了解自己是開啟合作的第一步

年初雜感
https://yuan-gallery.com/article123/

住家設計很獨特,跟外在形象、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語、對外相處習慣戴上的面具不同,住家空間面對每個人最真實私密的存在狀態。特別是家人之間相處,也因為彼此看得最清楚,種種糾結與牽絆也與空間印記結合,成為特定的「好惡」或「習慣」,而這些便是我最希望了解的部分,也才發展出大家驚豔的「需求會議」。但在細細梳理屋主家人各自的個性、習慣與需求同時,有些從需求會議過程中梳理出來的「驚喜」——當事人原本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習慣或好惡背後的成因,不只我需要知道,對當事人自身其實也很有參考價值,如果個人糾結可以藉由需求會議「看見」自相矛盾處而開始「鬆綁」,產生彈性,對空間格局規劃往往會有顯著的幫助,因此「了解自己」——不只是讓我了解你,更是發現自己的盲點,在我的合作案件中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上下班的界線

平衡的生活
https://yuan-gallery.com/article131/

即便自己喜歡畫圖、享受工作,不太區分上下班,但守護同事下班後生活的獨立與完整性,是我高度重視的界線。

生小孩後,因為雙全職的育兒生活,因此我也建立出較為明確的上下班界線:

「施工中工地」與「已完工案件的維修或改造相關諮詢」不受限制,不分上下班時間,絕大多數由我出面以最速件處理。

其他與工作相關的事情,原則上都盡量安排在周間凌晨四點到下午四點之間完成,接小艾放學後以家庭時間為主。倘若需要配合業主業餘時間開會,週間晚上優先安排,盡量不排週末;真的不得已要安排週末,則以週六上午為優先,原則上不開放週六、日中午以後的時間。

Email與各種訊息回覆原則亦同,除「施工中工地」與「已完工案件」以外,其他案件,週間白天時間皆以最短時間回覆,週間晚上與週末則視急迫程度而定,已進入立面圖、施工圖或估價階段業主為優先回覆對象,其他未簽約業主、一般新案詢問,倘若問題無急迫性、也沒有時限焦慮,除非剛好有空檔可簡單回覆,原則上會留至上班時間再進行回覆。

不管是設計師、工班或者各行各業的專業者,大家都是人,在關係發展到不同階段的脈絡與事情輕重緩急的斟酌下,尊重彼此私人生活時間,我覺得是合作關係的必要條件之一。

合則來,不合則去,把界線在事前講清楚,不浪費彼此的時間,這是我一貫的堅持,感謝一路以來能接受我各種講究的業主們,也期待遇見更多理念價值相合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