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傳統建築薰陶【爸爸全心投入的法鼓山文化園區總顧問】

此文結合法鼓山園區規劃準則與摘錄爸爸【廟宇的空間組織】講義上的段落文字,與大家分享。

56

#采元跟你聊幾句 

我的傳統建築薰陶【爸爸全心投入的法鼓山文化園區總顧問】

翻閱著王鎮華老師中國建築專題第七堂課【廟宇的空間組織】的講義,猛然想起法鼓山,不就是這堂課的實證嗎?

在受邀擔任法鼓山文化園區總顧問的期間,爸爸陪同聖嚴法師依現場的踏看觀察,按聖嚴法師的環境觀察和初步構想,將園區以區域環境、位置、氣候、温濕度及地質狀況、自然植物情形,制定出景點分區,並撰寫成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景觀設計之規劃準則,做為後續園區景觀規劃設計時依循參考之指南。

同時,在爸爸熱情堅持下,法鼓山參與規劃討論的主持法師們都來書院上過這系列的課,想著當時他賣力授課,下課後又跟僧團法師們熱情分享的樣貌,他必定是想將腦中梳理整合已久的廟宇空間組織與景區規劃,融合聖嚴法師的初步構想,好好在法鼓山落實,可惜當年我還在台大念物理系,完全錯過了那段珍貴的規劃討論過程……如今他默默植存在那片曾奮力投入無數時間心血的園區裡,不禁潸然淚下。

【廟宇的空間組織】這堂課配合幻燈片真是精彩,中國五台山的廟宇群在爸爸親自拍攝的照片與穿透性的組織分析下,層次豐富,空間迴環,真的亦古亦新。早上讀著爸爸的文字,覺得實在沒有什麼比直接閱讀更清晰了,請容我此文摘錄爸爸【廟宇的空間組織】講義上的段落文字,與大家分享。

建廟的態度

建廟真的不是開店,入廟要誠意感人而非俗氣逼人,台灣能蓋出宗教虔誠的廟不多,三峽祖師廟,好壞暫不論,虔誠的心感覺到了,虔誠起碼要做到——不計功、不計時

有人蓋廟堅持古法古制,有人蓋廟想帶有新意、新的精神;新舊的尷尬常常有的。其實,只要擔心自己的體驗(不論是佛法或廟宇建築)是否深入到家,真有所感,新舊不是問題;也許最古的,做出來仍新意十足,很有現代感。反之,廟才蓋好,就已是死的,再新的材料、技術、觀念也無法使之復活。

廟宇的規劃與設計

利用自然環境的特性,呼應自然

中國五台山的雲:每覺雲與廟戲,忽隱忽現,變化無常,對人生極易興起某些念頭,若有所悟。

日本鄉下小廟:神龕上不置一佛,僅龕壁開一窗洞,簾後即自然風景。

韓國有些廟很重視塑像與山水呼應的氣質

建築群或廟宇群的配置

中國五台山台懷鎮的廟宇群、太原晉祠的廟宇群,廟宇彼此之間明顯有園林互為借景或相互配合的配置關係,形成香客行走其中的空間趣味。

廟宇的空間組織(後面做主題介紹)

環境空間的品味

不特殊化為原則,即「不特別將廟宇空間詮釋為有別於日常生活的空間經驗,反而能把平常環境中樸素美妙的本質凸顯」,才是「如來本色」。

廟宇的空間組織

廟宇的空間組織一般有:形勢、引導、門殿、大雄寶殿、變化等五個段落,這是在主要軸線上的空間組織,若有側院者,大致也不影響主線上的基本格局。

形勢

即利用地理、山水等自然條件,亦可有風水的考慮。

「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龜」這是我們傳統文化中原始的空間需求:龍虎意味有力護衛,左右有防護,朱雀意味開展空曠,沒有阻擋,玄龜意味堅實長久,可以醞釀。

至於所謂的「朝山」是指前方的遠山,因為夠遠,所以沒有擋的感覺,反而有種高大的氣勢,這大概就是朝山的要求吧!這就是唐朝樸素的風水,沒有所謂祖山、少祖山,只有主山;沒有所謂肩輔、外輔,只有龍虎;沒有案山,只有朝山。從廟中走出,路上更見朝山當道,輪廓優美,一水橫過,雄秀兼足。

引導

廟宇前往往有一些引導的設施,如引道、牌樓、巷道、照牆、階梯、山門、旗桿、石獅子、小塔等,先後次序不一,作用也不同:

引道只是道路,巷道則有淨化作用,因它兩牆之間,別無他物。

牌樓,提示地點到了,可以穿過的空間。
*注意「穿過」是「延續」,而不是放一個紀念碑造成的路徑「轉折」

照牆,一為對景,一為塑造入口空間,空間巷道轉折處,也常做照牆。

階梯常與山坡台面一起,對朝山香客階梯常造成其登臨莊嚴的心情。108階,尤其累人,見佛誠不容易。

山門通常指廟前獨立的小門,非指門殿

旗桿,或以石獅石碑小石塔點綴入口,它們的尺度很講究。

門殿

一般稱天王殿,殿中設四大天王,殿側常見有鐘鼓樓,與殿一字排開,也有將樓與殿拉開設於轉角的。

大雄寶殿(主殿)

門殿後即大雄寶殿,唯規模大的廟在殿前常設一文殊殿等小殿,小殿的空間作用當然是稱出主殿,五台山菩薩頂的做法很絕,利用小殿一進做成殿小碑大、樹大,大雄殿一進,在主庭上放一座小巧的石坊門,則做成殿大坊小,兩進空間迥然不同趣味,而主賓分明。

變化

一般小廟大雄殿之後就沒了,大廟則依地形、規模各個變化不同。

建築群的收尾,不是後殿就是後閣樓,唯不能確定是否都做藏經閣用,有些廟也在西側設塔院,符合西方極樂世界之習知。塔的位置反映時代變遷,塔院寺居殿後正中,較古。設有後山門與車道的,不確定與舊制是否有關。

廟宇的空間組織:「起」在形勢與引導;「承」在門殿;「轉」在主殿與變化;「合」在後殿與廟牆。當然起承轉合的分法容有不同分法,然而其節奏是有頭有尾的,是有變化的,它不會東一座殿,西一座閣,以高大數多取勝,那只會造成觀者心理的浮動,茫無頭緒。

廟宇的動人不在裝飾、不在龐大,能任運自然、合理組織才是大法。

傳統廟宇的空間,還有一點必須在此特別提出,即空間高潮的處理,一般當然在大雄寶殿,但實際上,若廟宇所在的大環境有很好的自然特色,尤其能帶人進入造化的感動、冥思者,廟宇往往會將象徵高潮放在大雄寶殿,而把實際高潮放在環境整體感動上。

#采元跟你聊幾句